主页 > 医学科研 >

慢性乙肝患者转氨酶升高与肝硬化的发生几率

       在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上,抗病毒治疗的主要适应症为谷丙转氨酶或谷丙转氨酶大于等于2倍正常上限值且病毒复制活跃的患者。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受损,是转氨酶泄露,一般认为转氨酶升高2倍及以上是肝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谷丙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甚至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在吉林中山王贞彪肝病专科的临床调查中发现,谷丙转氨酶在正常值2倍以内升高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超60%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反应和不停程度的纤维化,而目前医学上对转氨酶在正常值1-2倍升高的慢性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并未达成共识,而是更多的依据其它检查来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转氨酶在1-2倍内升高最终也会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的转氨酶泄露可以是猛烈的、广泛的,也可以是小范围、渐进性的,也就是说肝细胞的损伤可以是突然爆发式的也可以是循环渐进式的,而肝硬化的前期肝纤维化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转氨酶突然升高至2倍以上发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几率更大,但是转氨酶在2倍以内升高的慢性乙肝患者并不代表没有发生至肝硬化的几率,相反的是,在临床患者调查中,转氨酶升高数值低的慢乙肝患者往往更容易放松治疗,缺少定期检查,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甚至有很多慢性乙肝患者转氨酶持续正常,但是仍然发站成为肝硬化。
       在临床的病理变化中,慢性乙肝发展成肝硬化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并不能依靠转氨酶一项指标来判定肝硬化的发生,但是转氨酶指标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及乙肝患者来讲,治疗上不能够放松警惕,定期检查的间隔不能超过半年,且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网络预约可享多项肝病公益援助